扫一扫立即进入手机端
在学园偶像大师这款游戏中,玩家和粉丝群体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黑话和术语,这些术语不仅简化了交流,还增添了不少趣味性和归属感。下面,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些黑话的面纱,深入了解它们背后的含义。
角色昵称篇
1. 皮卡丘:指学园偶像大师中的藤田琴音。因其角色可爱,代表色为黄色,与宝可梦中的皮卡丘形象相似,因此被广大玩家亲切地称为“皮卡丘”。
2. 小火龙:指花海咲季。她的代表色是红色,游戏首个个人曲live mv中多次出现火焰特效,同时她的个性与宝可梦中小智的小火龙有部分重叠,因此得名“小火龙”。
3. 杰尼龟:指月村手毬。因代表色为蓝色,与宝可梦中的杰尼龟相呼应,早期被部分玩家称为“杰尼龟”,但更常见的昵称是“毛球”。
4. 毛球:同样指月村手毬。由于“毬”字较为生僻,玩家为了方便交流,将其拆分为“毛”和“求”,进而简化为“毛球”。
5. 妹妹:指花海佑芽。因其角色设定是花海咲季的妹妹,因此被玩家称为“妹妹”。
6. 大小姐、富婆:指仓本千奈。她的角色设定是仓本财团的千金,因此被玩家戏称为“大小姐”或“富婆”。
游戏术语篇
1. p:指身为制作人的玩家。源于制作人的日文“プロぢゅーサー”(producer),因此简称p。
2. s卡:指支援卡。源于游戏名词“サポートカード”(support card)。
3. p卡:指偶像卡。源于游戏名词“プロヂュースアイドル”(produce idol),因此简称p卡。
4. 红卡:指歌唱(vo)型支援卡,因在游戏中歌唱的标识为红色,简称红卡。
5. 蓝卡:指舞蹈(da)型支援卡,因在游戏中舞蹈的标识为蓝色,简称蓝卡。
6. 黄卡:指表现(vi)型支援卡,因在游戏中表现的标识为黄色,简称黄卡。
7. 开局xx(开局举手):指回忆卡的继承技能卡片“在育成开局即可入手”,该类技能在回忆卡中会有一个“開”的标识。只有白色品质的继承技能卡才能刷出开局入手。
8. 特动:指在特定类型(红黄蓝)的训练、考试或比赛回合中可以多打一张牌的效果。
9. 体力:游戏中角色行动时需要消耗的数值,可以通过外出、休息、饮料补给、训练或考试时基于剩余回合数×2等方式回复。
10. 药水:指玩法中的p饮料。因饮料带有buff或其他效果,类似于rpg游戏中的药水,因此被部分玩家称为“药水”。
11. 刀:指输出型技能卡牌,作用是在训练、考试和比赛中得分。
12. a卡、输出卡:指输出型技能卡牌,源于游戏名词“アクティブ”(active)。
13. m卡、心智卡:指心智型技能卡牌,源于游戏名词“メンタル”(mental)。
14. 拿卡:指在培养过程中获取新的技能卡。
15. 删卡:指在培养过程中将技能卡从牌组中删除。
粉丝文化篇
1. dd:指代那些同时喜欢许多偶像的人。
2. 厨:二次元用语,原指对某一作品或角色等产生了病态的热爱,但如今其负面意义逐渐弱化,一般指单纯的喜爱心态。
3. p主:最初来源于偶像大师手游中对玩家的称呼“producer”(制作人),取其首字母简称为p主。后来也被引入到虚拟歌手的粉丝群体内,指一些能够原创音视频作品的粉丝。
4. 海豹:指那些平时在社交平台不言不语,一旦出现就是为了晒(卡)的玩家,此类玩家仇恨值极高。
5. 欧皇:抽卡扭蛋游戏中,玩家习惯以脸白比喻运气好,因此运气顶尖的玩家被称为“欧皇”。
6. 非洲:与“欧皇”相反,运气很差,经常抽不到ssr的玩家被称为“非洲”玩家。
这些黑话和术语不仅体现了学园偶像大师玩家的独特文化,也极大地丰富了游戏的互动性和趣味性。通过这些术语,玩家能够更快捷、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,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和融入这个充满活力和创意的偶像世界。
相关攻略
更多攻略>>